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基斯坦等东盟及境外地区的4支队伍参赛,展现了钦州作为中国—东盟合作前沿阵地的开放姿态。
一方面,开赛仪式将通过“龙舟点睛”千年民俗为赛事注入传统文化灵魂。另一方面,比赛设置200米和500米直道竞速项目, 既保留了传统龙舟的团队协作精神,又符合赛事要求。
钦州地处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,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,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此次赛事选址在平陆运河出海口的沙井岛蚝情广场对开水域,不仅为国内外参赛选手提供了良好的竞技环境,也让市民游客在感受龙舟竞渡魅力的同时,领略钦州滨海运河风光的独特魅力。
龙舟,是龙与舟的结合,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、伐木、放样、组船、捻缝、上漆、绘鳞等10余道工序才得以诞生。
龙舟源于民间龙舟竞渡,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。关于龙舟的起源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,之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赋予了龙舟竞渡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如今,龙舟赛已经发展成一项国际级的体育竞技项目。
端午食粽是钦州传承千年的习俗。这种以竹叶包裹的米食古称“角黍”“筒粽”,至今仍是端午必备节令食品。五月初,家家户户都要淘洗糯米、准备粽叶、亲手包裹粽子,实在来不及制作也会购买去街上购买。灰水粽的质朴本味、老街香糯粽的软糯口感、灵山大粽的饱满分量,都是钦州人舌尖上的端午记忆。
端午时节,钦州民间素有撒硫磺粉驱虫的习俗。初夏的湿热环境容易滋生蛇虫,当地居民会在节前备好硫磺粉(部分地区会准备硫磺香),端午当天晚饭后,在屋宅四周撒硫磺粉(或点硫磺香),阻隔蛇鼠虫蚁侵扰。
在端午节,钦州人会采或买艾草、菖蒲挂在家门上,防蚊驱虫的同时还带着驱邪祛病的寓意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,人们用它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。
钦州端午保留着药浴驱邪的独特传统。当地湿热气候易致邪湿侵体,人们会采集或购买特定树叶煎煮浴汤,兑入温水沐浴形成驱邪避疫的养生习俗。浴汤有祛风除湿功效,对儿童皮肤更有止痒防疮作用。
灵山县旧州镇的端午节有送狗儿习俗,唯旧州独有,堪称特色。所谓“送狗儿”,就是端午节晚饭后,将布做的狗儿放进“龙船”里,让其随水漂流去。布狗儿肚子里塞满了拌着硫磺的草药,除了缝制布狗儿,还有三角符、绣球、八卦等布艺香包。旧州人希望通过这个习俗,帮助孩子们除尽病痛与霉气,健康成长且聪明伶俐。
▍图文来源: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、央视一套、钦州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