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报显示,在2025年第二季度,腾讯总营收为人民币1845亿元,同比增长15%,环比增长2%;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56.3亿元,同比增长17%。其中,游戏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92亿元,同比增长22%。
在财报电话会环节,有分析师提问腾讯是如何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布局以及除了FPS赛道外,未来腾讯会重点加码哪些游戏品类。
腾讯高管表示,FPS品类一直是西方主导性的游戏类型,比如《使命召唤》《光环》《堡垒之夜》等,不过在中国市场却一直缺乏代表性。,其中的一部分人后来成为了FPS游戏爱好者,而为该品类设计的键鼠销量也在持续增长。再加上画面、反外挂的提升等因素,都助推了FPS游戏在国内的发展。
在欧美市场,成功的射击游戏并未蚕食其它新射击游戏的市场份额。因此,腾讯高管认为,国内射击市场也会持续呈现出这样的格局。
客观上来看,《和平精英》《三角洲行动》《无畏契约》《穿越火线》,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细分赛道,比如大逃杀、搜打撤、大战场、英雄射击、双边爆破等。同时,上述游戏在长短TTK、画风等维度均存在不同。
基于上述研判,腾讯高管认为自研、发行线射击产品并不会相互竞争,而是具有互补效应。上述高管强调,当前中国FPS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容期,未来将继续推动新射击游戏上线。
当前,在非FPS品类布局上,腾讯正在广泛布局。而在以往的游戏中,内容驱动型游戏略显不足。不过,目前腾讯也有《火影忍者》手游、《胜利女神:新的希望》、《鸣潮》(腾讯控股51%)等产品,在内容端有不错表现,吸引了很多非FPS玩家受众。
过往,中国游戏厂商通常会先捕获高净值用户再向下渗透。不过,如今腾讯游戏正试图通过内容创新同步拓展高ARPU用户与大众市场,像《无畏契约》用户ARPU值远高于其它射击游戏。此外,市场上《鸣潮》这类内容型游戏大获成功,单用户价值远高于现有头部游戏。观察到这种现象后,腾讯高管表示,未来公司会积极开拓新兴用户群,希望也能获得更高的单用户变现收益。
从国内外市场看,腾讯游戏业务在两个市场中均保持增长。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为人民币404亿元,同比增长17%,环比下降6%。根据财报内容显示,环比下降是春节后的季节性下降。
财报指出,本土市场的游戏收入得益于近期发布的《三角洲行动》收入贡献,以及《王者荣耀》、《无畏契约》和《和平精英》等长青游戏的收入增长。
其中,根据AppMagic数据,2025年上半年,腾讯旗下游戏《王者荣耀》是唯一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手游,稳居收入榜榜首。而《三角洲行动》7月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000万,位居行业日活跃账户数前五,流水前三。
国际游戏方面,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人民币188亿元,同比增长35%(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3%),再创历史高点。Supercell游戏、《PUBG MOBILE》以及《沙丘:觉醒》产品等均表现出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Supercell对《皇室战争》频繁更新内容、举办玩家社区活动等举措,拉动游戏日活数,助推其流水于2025年6月创下七年新高。
在小游戏方面,腾讯亦有突破。腾讯在Q2升级了小游戏的技术底座,助力游戏开发者将复杂的手机游戏应用适配至小游戏。最终,2025年Q2小游戏的总流水同比增长20%。
长期以来,游戏板块都为腾讯营收的重要部分之一。Q2期间,多款头部产品延续稳定表现。而在AI技术的加持下,游戏产品的表现进一步提升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,“《王者荣耀》及《和平精英》等长青游戏向平台化进化并加大了AI的应用,新游戏如《三角洲行动》亦取得了突破,使得我们的游戏业务在用户及收入侧均表现出色。”
腾讯在财报中强调,AI工具加速了游戏内容的制作,不论是由此推出的虚拟队员与NPC,还是AI驱动的营销举措,都促进了本土及国际市场游戏的受欢迎程度及收入增长。
在Q2阶段,腾讯共推出6款新品,分别是4月推出的MMORPG游戏《剑灵2》、休闲竞技游戏《爆裂小队》、搜打撤游戏《暗区突围:无限》;5月推出的体育竞技游戏《热血美职篮》、二次元射击《胜利女神:新的希望》以及6月推出的MMORPG游戏《最终幻想14:水晶世界》。
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《暗区突围:无限》在网吧热力榜中持续发力,于7月最新的热力榜中排位第十,稳居前列;《胜利女神:新的希望》曾在开服一个月后冲入畅销榜第七。
而腾讯游戏在射击赛道亦有新品待推出,例如《彩虹六号》手游、《无畏契约》手游以及《穿越火线:虹》等。这些产品的后续表现,很可能对腾讯之后的季度业绩产生直接影响。而随着被提及项目地不断推进,腾讯游戏业务的动向和战略布局将更为明晰。
总体来看,2025年Q2阶段,腾讯游戏在本土和国际市场均保持增长,多款头部产品延续热度,新品也展现出不俗潜力。而哪款产品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腾讯游戏增长的核心力量,还需要未来的市场来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