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去年六月开始的SLG游戏领域商业互吹,我想应该给很多玩家看到了比游戏更三国的策略对决。
三国志战略版给出的对策是五周年+年度剧本,游戏核心玩法上的改动,我这里就不说了,就说自走棋这个玩法。
很多玩家不知道,SLG+自走棋不是三战首创,早在前年文征的国庆活动中就已经有了。
那是真正首个SLG+自走棋的创新,由于文征玩家数量少,自走棋实际上没啥热度。
策划是真学习了,两年左右了搞出了三国演奕玩法!(我当年写的文章是让策划不要学习,因为他和三战调性不符合)
现在三国自走棋已经两个多月了,热度还行,而且已经成为了游戏的宣传策略之一了。
【小将预测】:玩家不会听策划的,还是会在前期刷满红,缩短游戏时间。前提是体力还是100。
三国演弈出来后,玩家整体反馈很好,单一副玩法的阅读量已经超过很多SLG游戏主玩法的阅读量。
如果对手不跟,那就失去了这个先机,不乏有人为了玩自走棋而玩三战的,不跟就是白白丢失了流量。
当然跟风,不一定就是自走棋,也可能是其他更符合自身调性的玩法。但大致就是独立于主玩法之外的玩法。
一旦花时间、花精力做了,主玩法上的投入就少了,三战就取得了先机。如果新玩法上线口碑好,那说得过去。如果口碑不好,三战又是大赚。
自走棋在三战能成功,因为有玩家基础,即便1亿玩家没有,也有五千万。这个体量养一个自走棋玩法,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只是要一个能够打发长草期无聊时间的玩法,玩法是什么不重要,有没有才是关键!
首先,目前没有一个SLG游戏有三战的玩家体量,现在就搞长草期小游戏,必然影响主线体验。
其次,如果不在小游戏上不下功夫,又会变成鸡肋玩法,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从三国演弈玩法出来,到2月12日策划居然还在认真更新自走棋,其实已经注定了,SLG游戏想要再超越三战,已经是魔鬼级难度了。